宝宝的性自认和性别角色

折叠婴儿推车推荐

宝宝的性自认是性教育中基础环节,在性自认的基础上,幼儿期宝宝还需做到性识别,防止人为造成宝宝的性偏移。所以对幼儿的性教育主要是性别角色的认同教育及健康科学性观念的形成。

宝宝在3-4岁的时候便开始认识到男女外生殖器的差别并且对成人和其他儿童的生殖器产生好奇,这种好奇将一直持续到八九岁。绝大多数人长大后会淡忘这些经历。幼儿期宝宝如果询问家长一些生理知识,例如为什么男孩子站着小便,我从哪里来等,不建议家长搪塞宝宝说等你长大就知道,或者回答从垃圾桶里捡来类似的话语,正确地做法是耐心正面回答。前者可借机告知他男女的差别,后者则可以故事的形式讲解给宝宝听。这样可清晰地让宝宝明确自己的性别并且形成科学的性别认知。

而性偏差或者性认知障碍的宝宝大多是因为小时候家长因自己喜好打扮宝宝,比如将男孩打扮成女孩,并一直让他和女宝宝一起玩,是他兴趣爱好和性格都往性别相反方向发展,从而人为地导致宝宝的性认知偏差。

最后是性别角色,性别角色指社会所期望的男性和女性应该具有的行为模式。男女性别角色的差异最初和人类本身的生理构造有关,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种角色认知不断改变。社会的两性分工,让性别角色形成了一定行为模式,这种认知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会下意识认为男孩要玩汽车,而女孩要玩洋娃娃。而现代社会因各种原因,部分幼儿教育者倾向于模糊这种性别角色的行为模式,他们认为不应该人为地干预宝宝性别角色的发展,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模糊宝宝的性别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