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盆骨修复方法

产后护理

产后盆骨修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骨盆归位,二是盆底肌回弹。

骨盆是指是支持躯干和保护盆腔脏器的重要结构,也是胎儿娩出时必经的骨性产道。妊娠期,母体会分泌松弛素,女性的骨盆耻骨会渐渐打开以适应胎儿的产出。无论是顺产还剖腹,分娩后女性的骨盆不可避免的会松弛,骨盆变宽,恢复不好容易出现产假胯宽,具体表现就是产后半年明明体重减下来了但臀部依旧宽大。此外还有可能出现腰部弯曲严重,腿部变成0型腿,骨骼松弛等。

而盆底肌则是围绕骨盆底的肌肉群, 它支撑着膀胱,子宫,直肠等一众器官,关系着我们的排尿排便以及爱爱时的体验度。

产后骨盆是会自己慢慢恢复的,产妇也可使用束缚带加快恢复进程防止骨盆移位。但如果骨盆移位发生,但不严重,还可通过专业的骨盆带用外力影响骨盆的生长进而促进骨盆归位,我们是建议产后1月即可开始使用这些辅助工具。至于严重的骨盆问题则需手术治疗或医师辅助。

至于盆底肌,它也是会慢慢恢复的,但并无法完全恢复到产前的状态。所以人为的干预尤其重要。产后42天妈妈会去医院回诊,医生会观测妈妈骨盆及盆底肌恢复状态,严重的需要专业辅助,普通问题则可通过康复训练解决。理论上产后的2年内都是盆底肌修复的有效时期,但最佳时间是在产后6个月内。

盆底肌修复最简单可行的方法就是缩肛运动(提肛),将肛门向上提,然后放松,接着再往上提,一提一松,反复进行。站、坐、行均可进行,每次做提肛运动50次左右,持续5-10分钟。产后两天就可自行进行。

此外有很多运动能够帮助骨盆的归位及盆底肌的恢复,例如深蹲、贴墙垫脚尖、贴墙半蹲、骨盆倾斜运动等等。有兴趣的妈妈们在孕期及产后可尝试相关的瑜伽运动,专业的瑜伽运动中有很多姿势可有效锻炼到盆底肌。

本文内容多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具体请询问专家或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