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育——婴幼儿的食物启蒙法

新生儿过敏识别处理

食育源自日本,意指从幼儿期通过给予食物、食物相关知识教育,并将利用饮食培养宝宝的艺术想象力和人格。食育的内容包括食物的知识,选择食物的能力,关于“食”思维方式,食育充斥着人生活学习的全过程,而0-3岁宝宝更是食育启蒙阶段。

食育第一步,尝试认识食物。认识食物可通过看、摸、闻、尝、听、说等各种感官体验完成,研究表明婴幼儿应从小尝试各种食物的味道,从而能接受各种食物,培养对食物的认知能力。此外有研究表明孕期不挑食的不偏食的妈妈,其婴儿在辅食添加期更少出现拒食现象哦。

食育第二步,激发宝宝对食物的热爱。如果宝宝喜欢饮食,那么对他而言,饮食是一项愉快的体验活动,可促进他探索各种食物。反之,宝宝如果对食物不感兴趣,则容易挑食、拒食,从而引发营养不良,不利于生长发育。培养宝宝对食物的兴趣,可通过让宝宝参与食物的选择过程、烹饪过程,此外食物搭配上选择颜色亮丽,造型可适当华丽有趣,从外观上引发其好奇心。

食育第三步,培养其爱惜食物的好品格。教育者认为,有必要组织各种体验活动,让婴幼儿切身体会动植物生命的生长和劳动的可贵,这样有助于养成宝宝正确的食物观、生命观和世界观。家长不妨和宝宝一起培育蔬菜,基于宝宝注意力集中期较短,家长可从发芽发育较快的水培植物开始,水培植物可让宝宝清晰观测到生命成长过程,形成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此类植物可选择麦草、洋葱等,然后进阶为养成后有成就感的植物,例如番茄、青椒等。